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開卷】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七日後

七日後是作者強尼.格林(Jonny Glynn)的第一本書,書裡找不到作者的序與跋,無法了解作者想寫這本書的動力與想法,只有封面上數之不盡的名人推薦;或許是因為身為莎翁劇團成員而想嘗試寫一本小說?



彼得.克朗
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
跟你我一樣,在遇有心理交戰的選擇時,
在腦袋瓜的左上方或右上方45度角就會「啵!」一聲跳出個小天使或小惡魔。

只是作者試圖將他描繪成一個受到愛女被虐殺而致人格分裂的社會低層小人物對人性的反彈。
從此,壞念頭有了推罪與責怪的對象(書裡的第三人稱"他"),
每一次做壞事時彼得(書裡的第一人稱"我")與"他"其實都是一起意識每一件事的發生;
沒有「24個比利」或「兩個瑪麗」對人格分裂的精準心理轉折,
也沒有無法意識、無法控制對方動作的精神分裂基礎。
在青少年的時候就以父親家傳的美工刀毫無意義地剖開了一隻青蛙,
作者埋下這一條線索,當做彼得人性裡的惡念來自於原性。
面對有如母親般溫暖懷抱的波蘭清潔婦,所表現出的溫馴,
同樣受到創傷卻能渡過且重新開始的前妻,所表現出的退怯,
在公車事故裡無意識拯救的小女孩,所表現出的自我英雄主義,
作者視為是彼得原性中的善。

大量運用的粗鄙字眼,稍有一些模仿「鬥陣俱樂部」的黑色壓抑風格,
彼得不過是個髒話會壓在心裡說不出口的怯懦的小子,在地鐵裡受到女孩的辱罵也不敢回應,
卻在行兇時將壓抑反彈成為粗言與暴行,受害者是誰或是為什麼是她都不重要,
暴力只是壓力的出口。
在七年前遭受了愛女被虐殺的創傷,而決定七日後自殺,以此為前題而使行為大解放,
一念成魔,不敢施行的惡就被放大了

當被害者常轉變為加害者,犯下惡行時通常並不認為對方是個生命體,
下手之狠毒與不留情,完全是像打牆壁或切菜一般,
對妓女喀藥無法自拔的唾棄,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不滿,
肢解珍妮佛的時候,也沒有艾瑪被虐殺時自己的傷痛,只是一味地宣洩體能與精神上的壓力,
每一次行兇也不內疚,總是整理好就上床睡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減肥者總有一句「明天再開始」的藉口,這就是彼得一再失敗的人生弱點;
當第七日時,以簡單地上吊來作為自殺的方式,自殺不成卻又退怯地想著明天總會再重新開始,
前七日的Crazy mad,不過是一個平凡人物自卑且自大的一場荒唐。

作者對很多人性與心理面都有伏筆佈線,卻僅點到而無深刻與深入的後續發展,
缺乏經典文學「化身博士」對善惡的兩極處理。
使得整本書讀完之後有些空虛薄弱,與封面上各方名人的推薦形成強烈的反差感!=======================我是分隔線=============================
【書籍資訊】
作者:強尼.格林(Jonny Glynn)
譯者:賴肇欣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30日
規格:平裝/288頁/15*21 cm/普級/單色印刷/初版
【作者簡介】強尼.格林(Jonny Glynn)
英國作家及演員,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成員。《七日後》為他的第一本小說,
目前正著手進行第二本小說,此外也創作劇本。

【內容簡介】
只剩七天可活。
我只想知道
自己身上還剩下多少人性。
我名叫彼得.克朗。
我不是好人,儘管我救了一個小女孩。
我不是壞人,雖然我肆無忌憚地隨機殺人。
是的,我的人生脫軌了,我是上帝遺忘的罪人,我想讓世人明白我對他們的憎恨,在這世上留下屬於我的印記……
對不起,我離題了,
在這最後的七天裡,
我將與他一起讓報紙的頭條決定我的命運,
踏上屬於我自己的地獄之旅。

【名人推薦】
宛如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的《地下室手記》(Notes from Underground)
加上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與艾利斯(Bret Easton Ellis)
的《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這本像暴風襲來的猛烈小說絕對不容錯過!
◎「駭人,但棒透了!」~《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作者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
◎「你或許以為彼得‧克朗只是個殺人狂,但你錯了,而這正是這本書的精采之處。
所有這些乍看之下不過是可鄙、變態而毫無意義的單純殺戮,其實十分複雜:它們是一個曾經愛過與被愛的男人的最後掙扎。……
這本書有時讀來悲傷,有時讀來風趣,有時令人坐立難安,就像來到英國的《美國殺人魔》
(American Psycho)。這是部你絕對不會想要錯失的作品。」~《The List》
◎「格林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動人的角色:儘管彼得‧克朗確實令人不安,但他仍然帶有誠摯的情感,
尤其是對他死去的女兒,以及一個來自波蘭的清潔婦。
彼得‧克朗能在同一句話裡既描繪屠殺,又討論藝術與政治。」~
2010 年萬眾矚目重量級鉅作《天使學》(Angelology)
作者丹尼爾‧楚梭尼(Danielle Trussoni),《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七日後》的步調、情節以及優雅卻又原始的寫作風格,使得我們想要到處宣講這本書的福音。」
~《Arena》雜誌 2007 年最佳初試啼聲之作
◎「《七日後》不是給膽小鬼看的,但是,這本書實在是太精采了。
近年來已經少有小說可以讓人在讀後留下如此無法抹滅的印象,也少有作家能夠擁有如此原創而充滿生命力的聲音。」~《七日後》勢必會成為非主流經典。
~《Leeds Guide》
◎「細膩精準的描述、陰鬱的黑色幽默、超乎想像的暴力,在公車、火車、捷運上,
你將會看到人手一本《七日後》。」
~《Metro》
◎「和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
中的拉斯科尼可夫一樣飽受煎熬,但或許更加冷酷……。對於那些有勇氣一讀的讀者,隱藏在格林細膩敘述中的魔鬼,將會逼著你讀完這本書。」
~《Dazed & Confused》雜誌本月選書
◎「可以說,《七日後》是《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加上《美國殺人魔》,儘管在對人性的輕蔑上,這兩部作品遠不如它來得精彩。」
~《Rada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